发展巡礼

首页 > 发展巡礼 > 正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建引领风帆劲 勇立潮头谱新篇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10-24 09:38:10  浏览: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蹄疾步稳。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蓬勃发展。

强基固本——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强化

学院党委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规范中心组学习、政治学习、三会一课等,逐步探索建立“理论知识+党性教育+实践锻炼”的“三位一体”培根铸魂体系。

坚持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完成了党委、党支部换届选举,教师党支部建在教研室并按照双带头人要求配备支部书记。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凝练创立“校社共建红盟1+N”党建工作品牌和“三坚持三促进”支部工作法,与凉水井社区、书院社区党委等联合构建党建育人新格局。

五年来,发展新党员258名,含3名教师党员。2023年教师党支部通过学校首批样板党支部验收,学院党委获2020年、2023年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获2021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论文三等奖。1名教师获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名学生党员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评学校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50余人次。

内涵发展——专业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推进以数智供应链产业学院为载体,以国家一流专业物流管理为核心,以国际商务、金融科技、税收学等专业为支撑的集产、供、销、管、服为一体的专业集群建设,致力于培养“懂经济、善管理、强能力、会学习”的“管理+技术”应用型经管人才,2022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物流管理于2019年底首批获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该专业入选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首批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2020年国际商务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五年来新增金融科技和税收学专业并顺利通过申位评估。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突破,建立形成了国、省、校、院四级一流课程建设机制,已经获批6门省级一流课程;组建“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团队,积极备战国家一流课程申报工作;完成智慧物流实验室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22年有12个项目获批省校两级教改项目,其中省级立项4项。

以教师能力提升为关键,多名教师获得全国物流与供应链专业教师数字化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四川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殊荣。7名教师晋升副高以上职称,其中正高级1人;现有19名博士,占专任教师29.23%,制定了校院两级的“251”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学院教师队伍的年龄和职称结构进入到正常发展轨道。

培根铸魂——持续擦亮“三全育人”品牌底色

学院2020年首批获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形成了多角度、立体式、全覆盖的三全育人体系。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国内外研究生升学率稳定在7%—8%,90%的民族地区学生毕业后都积极投入到家乡经济建设中。2021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实现从0到30余人的突破。

2021年以来,4个项目分别荣获四川省 “互联网+” 大赛金银铜奖, 2023年首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赛。2022年首次获得“挑战杯”大赛省级金、银奖各1项;2023年荣获“挑战杯”大赛国家级铜奖。2021年获“第七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学院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四川省物流设计大赛,多次获得省级一等奖。

“心之语”推普团队先后获团中央表彰和入选四川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以之为蓝本的微电影《远山的声音》荣获四川省“我心中的思政课”特等奖;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二等奖。多名学生获评“青春榜样”,师生多次获学校文艺演出和校运动会第一名。2022年,学院学生刘颖馨获四川省大学生运动会标枪和铅球双冠军。

大学生运动会标枪和铅球双冠军。

科研创新——书写产教融合新时代课题

学院建有1个省级科研平台“四川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4个校级科研平台。绿色创新工业研究院为蒲江、泸州等地的绿色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支持。2018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21年获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2022年实现了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的突破。

学院建有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与京东集团共建数智供应链产业学院,连续成功举办成渝双城经济物流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宣传部
制作: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