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巡礼

首页 > 发展巡礼 > 正文

汽车与交通学院:不忘初心担使命,立德树人育良才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10-30 11:15:30  浏览:


2019年7月学校院系调整,将原材料工程学院、原机械工程学院与原电子工程学院的部分专业抽调合并,共同组建成为“汽车与交通学院”。

一、党建引领,不忘初心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汽车与交通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夯实学科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人才、做好党建引领”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自学院成立以来,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达90%以上,并且有72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总支现有党员70名,多名教师荣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外引内培,深化师资

学院通过外引内培等举措,逐渐形成一支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职称与学历结构优良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校级优秀教师4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校级师德标兵2人,宜宾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

三、立足专业,培育良才

专业建设提升规模学院现设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省一流专业)、飞行控制器与信息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四个本科专业。与2019年相比,学生规模扩大近4倍,各专业办学人数均显著提高。

课程建设深化教学自2019年起,学院申报了3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完成线下和实践一流课程的申报工作并获批省级一流线下课程一项;申报9门校级思政课程示范课,其中“基于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三)学科竞赛强化实践在学科竞赛领域,学院学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学院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丰硕成果。

创新创业,拓宽视野近五年来,学生申请科研项目5项(青苗计划),申请创新创业项目60项;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学生参与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学生参加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获得铜奖2枚。邀请毕业生面向全院学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2场,为学生宣讲创新创业经历及感悟。卫勇军同学“请语文创”项目入住成都工业学院科技创业苗圃并孵化完成。

强抓就业严进严出。学院现有在读人数1712人,毕业生累计达383人。学院领导及各专业负责人先后走访调研数十家企业,与领克汽车成都工厂(图10)等十余家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学院积极邀请各方企业到校进行宣讲,为我院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会,学院总体就业率约为95%,并且学院每年约有10%的同学升学,被不同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科研创新,行稳致远

自学院成立以来,教师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累积到位经费400万以上,在各级各类期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共47项,主编、参编教材及专著共12部,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3项,应用对策研究被县区级政府部门采纳2项,获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奖励1项。获得科技成果获奖2项,包括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郫都区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获批建设智能飞行器研究中心高水平科研团队,并申报四川省特种无人机工程技术中心。学院教师不断追求理论技术创新,提升科研能力,围绕学校“应用型”特色,以科研带动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搭建平台,产教融合

平台建设,夯实根基。学院建有1个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应用与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汽车检测与维修”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还建有汽车服务创业体验中心、智能飞行器研究中心、无约束起降智能飞行器研究所等10多个专业实验室、教学科研平台,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备与回收实验中心也正在建设中。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2023年7月,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与宜宾凯翼汽车联合共建的“宜宾新能源汽车与先进制造产业学院”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该现代产业学院以培养掌握车辆工程、电气、控制、智能工程等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打造特色专业群,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实现协同培养,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最终形成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川渝地区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企业。

目前,学院依托宜宾新能源汽车与先进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申请了一项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聚焦新型工业化,产教城协同,构建现代产业学院群:培养紧密契合地方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同时“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在宜宾市驻地高校特色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中成功获批立项;学院王凯博士进驻凯翼汽车进行工程实践,实现“以研促产”“以产促研”“产研合作”的良性产学研可持续生态系统模式。

五年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实业兴国教育情怀,坚持学校“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依托地方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力争建设一支思想道德高尚、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突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全力推进“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建设。

(来源:汽车与交通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宣传部
制作: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