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德凝心,思想引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和“人文立命,设计安身,健康壮行”的工作思路,把握新形势、紧扣主旋律,全院师生勠力同心、奋楫笃行,推动学院在党的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等方面工作迈上新台阶,学院办学影响力、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呈现出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学院师生在校内外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一、以党建为统领,引领学院事业发展
五年来,人文与设计学院党总支积极加强党建工作,为学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学院党总支优化党支部设置和书记配备,将党支部建在专业上,推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严格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要求;由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以学院+书院模式,持续推进样板党支部建设,学生党支部顺利通过学校样板党支部验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人数从28人增长到82人。
1.围绕学院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推进教师工程实践实质化、学生专业技能产品化。教师工程实践项目获得iF设计(2023iFDESIGNAWARD)、德国红点设计奖。学生结合真实设计案例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科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2.围绕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提升科学研究应用性、社会服务广泛性。与川煤集团共建矿山智能化研究院,开展的AI+数字孪生行业应用研究在煤矿安全、虚拟训练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实现了按具体业务需求提供数据可视化管控平台、数字化管理系统、数字可视化软件、数字化操作教学视频等,横向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中心科研成果《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研究》获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工程、北京青爱基金会、四川省性教育协会的推荐,同时在四川省部分中小学进行推广实施,其研究报告引起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的重视和关注,并在其递交的全国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会议提案上予以采用。中心开展线上线下各类科教活动155场,总体受益人数达13万余人次。
3.围绕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都工业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获批四川省教育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培育项目,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共建四川工业文化研究院。




二、以团学为载体,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院党总支的具体指导下,人文与设计学院团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为党育人、自觉担当尽责、心系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以学院专业背景为依托组织开展团学工作,取得一系列成绩:荣获学校第四十七届、四十八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筑梦先锋”三下乡团队获得省级重点团队、省级“优秀品牌项目”、校级一等奖等荣誉;学院志愿者中队获评校级“雷锋式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同时与郫都区多个社区联合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健康与安全中心,组织开展学生健康安全专项工作,开展特色心理健康主题活动20余项,在第一届禁毒文化节中斩获“优秀组织奖”、健心“一院一品”项目连续三年以优秀结题,2023年获得成都工业学院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


三、以就业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就业工作专项小组,压实责任、层层落实,全员多方位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定期线上线下走访联系企业,加强与企业的长期深度合作;通过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辅导员一对一、点对点工作,解决学生的疑惑和实际困难;通过组织开展优秀校友讲座,为同学们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前景,鼓励同学们多渠道就业。近年来,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其中2022年就业率达到97.5%。

人文与设计学院组织开展优秀校友讲座
四、以奖助为抓手,提升育人实效。加强资助工作,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院采取动态监测机制,定期排查新增困难学生群体,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时间点,及时排查上报。按照学校奖助贷勤工作要求,完善各项评奖评优细则,严格按照程序完成新生绿色通道的审核、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完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的评选工作。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项资助育人活动,我院在“成都工业学院第二届‘感恩资助心向党 政策宣传我来讲’微视频征集活动”中,共3个作品获奖;在成都工业学院2023年全省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3名辅导员均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人文与设计学院在学校2023年全省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中获得多个奖项
(来源:人文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