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风采

首页 > 支部风采 > 正文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建引领争创佳绩 四个“聚力”筑强堡垒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10-17 09:18:31  浏览: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党支部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把握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将党建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积极践行“七个有力”,服务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提升。2020年申报获批创建学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立项,2023年通过学校第一批“党建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单位验收。

“聚力”加强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党员政治意识,严格遵照党内法规开展党务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保证党建工作任务目标落地落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开展“五学”,即线上线下自学、支部书记领学、讲党课深学、主题党日活动研学、支部大会集中学,让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的自觉行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支部学习教育相结合,运用相关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主题教育网站、学习强国等开展学习教育。通过学院网站“党群工作”专栏,CDTU数智新媒发布理论学习内容,在支部QQ群适时开展专题讨论,丰富教育学习内容,扩大教育覆盖面,提升党员学习热情。


“聚力”校院中心工作,推进党建业务融合

坚持“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以党务业务融合服务师生发展,团结带领党员积极投身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党建引领专业发展。党支部书记积极参与学院改革创新等重大决策,科学谋划教研室和专业发展,党支部在课堂教学、教材使用上严把政治关。开展“支部+”党建活动,带动党员教师争做先进标杆,引导教师立足本职岗位担当奉献,有效完成各项专业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任务。开展“党员教师实践育人示范工程”,设置“党员示范岗”,团结引领教师在专业、课程、科研、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近三年,1名党员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多名党员获学校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科研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党员出版教材2部;参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主持获批“成都市鼓励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补贴”项目1项(到账400万元);主持建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思政课程5门。

“聚力”引导学生成长,牢记教师崇高使命

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有机融合,发挥“党建+育人”的巨大作用,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坚持同向发力,推进“课程思政”,党员主持5门校级课程思政课程,1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强化育人职责,推动党支部育人育才主体责任,推进校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项目的各项工作开展;推动全员育人,倡导党员担任学业导师、各类竞赛指导老师,多渠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倾情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现有11名党员担任学业导师,近3年党员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四川省数据挖掘挑战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省“互联网+”大赛等获省级及以上奖项40余项。


“聚力”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沈益民教授团队牵头建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四川省教育厅联合给我校授牌的“四川省产业大数据应用研究院”、校级“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完成《四川“天府通办”政务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等多项省级地方标准制订任务,多次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并作报告;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开展数据分析为政府防控新冠肺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展望未来,大数据学院教师党支部将继续对标新时代高校党建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建设标准,坚持“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构建“1455”(一个目标、四个融合、五抓五促)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以党务业务融合服务师生发展,以创新工作形式赋能基层党建,扎实围绕校院中心工作探索党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将支部建设成为教育党员、团结群众、带领广大师生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让支部在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校院中心工作方面的主体作用发挥更加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成为“四有”好老师表率,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取得新成绩。

(撰稿:郑茂波;审稿:蒋娇龙;终审:党建工作办公室)

 

成都工业学院宣传部
制作: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