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于2020年7月成功入选学校首批样板党支部建设单位,于2023年通过了合格验收。建设期间,教师党支部虽然经历了几次支部调整,但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始终未改,全体教师党员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学院党委的指导下,按照支部建设“七个有力”要求,立足“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在政治建设、思想引领、模范带头、廉洁自律等方面构建引领式、带动式、规范化、沉浸式工作体系,将支部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着力培养“懂经济、善管理、强能力、会学习”的“管理+技术”应用型经管人才。
坚持学习教育强信仰,持续强化支部组织建设
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员老师积极参与“经管大讲堂”的学习和分享,开展党史学习、安全教育、二十大精神学习竞赛3次,党员教师撰写党史学习心得体会40余篇、分享交流6人次。
落实“三坚持三促进”支部工作法,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坚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对党员的理论学习进行经常性教育和管理。支部书记按照双带头人要求配备并参加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能力;严抓党风廉政建设,对照《支部工作条例》标准,做好支部书记每年向学院党委述职、党费收缴、党员民主评议等工作。坚持党课进基层,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先后组织党员到陈毅纪念园、宜宾赵一曼纪念馆、宜宾李庄、战旗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把党员思想统一起来、认识凝聚起来、智慧调动起来,建设学习服务型党支部。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吸收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近三年发展教师党员4人,转正3人;支部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党员教师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设置了教学示范岗、科研示范岗、管理服务示范岗等14个教师党员示范岗。特别是疫情期间,支部党员活跃在学校、社区抗疫一线担起志愿服务,2020年伍星副教授获成都市侨联抗疫先进个人,2022年,1名党员教师参与志愿服务获校外多家媒体报道,10多名党员教师主动报名参加起早摸黑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近三年来,近20名党员教师获得优秀党员、师德标兵、优秀科研工作者等各级表彰。利用成工经管微信公众号讲述学院优秀党员的好故事,开展“立德树人为己任,培根铸魂育英才”经管学院师德师风榜样宣传。



坚持内涵发展担使命,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
教师支部把落实学校党委部署放在实处,把做合格党员的要求放在提升党性修养的第一位,特别是学校“三个大会”以来,不断增强党员教师投入中心工作的向心力。党员教师自觉率先垂范全力投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产业学院建设、地方社会服务中。学院四个专业负责人全是党员,2021年4月,物流管理专业继获得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之后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批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国商专业党员教师在邓玲教授带领下积极参与蒲江县、泸州市等地县域经济的乡村振兴服务和产业规划课题,使应用型特征更具显性度;在支部党员教师的积极参与推进下,2021年税收学专业申报成功;2022年金融科技专业申报成功;三个新本科专业均通过了申位评估。
支部在课程、教材建设中,不断凝聚育人元素合力,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抓好专业课程育人实效。三年来有9门课程获批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团队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2021年国际商务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由党员教师主导的《管理学》《市场营销》等6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以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王小兰教授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团队,积极备战国家一流课程申报工作。党员教师王冰副教授等申报的《市场营销》《物流成本管理》等课程教材获批校级云教材建设。支部党员教师为主体的团队积极推进校级平台课“经济决策与项目管理”课程开发,主动服务学校工科专业。
以物流管理专业党员教师为主的团队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四川省首届物流设计大赛暨成渝双城经济圈供应链发展高峰论坛;2022年该项赛事获得了五千人的关注和参与,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完成了“智能物流实验室+现代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室+物流文化展示中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验体系建设;绿色创新研究院(蒲江)全部都是党员教师(常驻工作6人),该团队连续两年获评学校优秀科研团队。党员教师担任了京东数智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和省级科研平台“四川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2名党员老师在京东集团开展实质化工程实践,切实把产教融合和科学研究的责任扛在肩上。2022年党员老师科研经费到账53.35万元,占比66.67%。已完成以党员教师为主要负责人的4个科研团队组建,随着学院高学历人才引进工作的加速,相信未来教师党支部一定会在科研成果方面再上新台阶。

成功举办第二届物流设计大赛

党员教师参加绿色创新研究院工作研讨会
坚持个人发展与事业共进步,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支部坚持做好教师个人发展与学院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落实工作,利用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适应学校新阶段的事业发展。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校、省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提升育人能力。其中罗强副教授课程团队2023年获“四川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的殊荣,罗强副教授个人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宋心宇副教授等党员教师获得全国物流与供应链专业教师数字化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罗强、陈梓楠、李甜甜等三位教师的课程团队分获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
5名党员教师晋升副高以上职称,其中正高级1人;3个党员教师团队2021年获得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022年获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3名党员教师主持的项目在“2021-2023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中获批立项, 3名教师获“四川省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三等奖。由党员教师黄丽霞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成功结题,这也是学院“零的突破”;张文剑博士参与的项目获评四川省2021年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蒲松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在2022年实现了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立项突破。
支部党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物流管理党员教师指导的学生团队2021年获得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2021年以来,党员老师带领指导的4个项目分别荣获四川省 “互联网+” 大赛金银铜奖, 2023年首次代表学校参加国家大赛。2022年首次获得“挑战杯”省级金、银奖各1项;2023年荣获“挑战杯”国家级铜奖,这是学校首次在此项竞赛获奖。2022年张晓维副教授参与指导的“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远山的声音》获四川省特等奖;2023年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二等奖。
潘渝棱副教授、罗强副教授等党员深入乡村、行业协会等传播党的先进理论,在蒲江插旗山村引领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参加成都市新经济委员会“培训培训者项目”,带领学生共赴基层开展“三下乡”等活动。





在教师党支部的带动下,学院1名党员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多名党员学生获评学校“青春榜样”,经管师生在全校各项文体比赛中成绩突出。
风劲扬帆,行而不辍;凝心聚力,共赴新程。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将进一步总结凝练创建成果,深化巩固创建成效,围绕学校建成“全国一流 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和“四川工业的行业大学”的目标,持续强化党员理论武装,做到“以学促建、以学促改、以学力行”,不断激励党员在学校事业发展新征程上发挥作用、担当作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供稿:经济与管理学院;审稿:党建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