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风采

首页 > 支部风采 > 正文

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打造一支党建和业务相互融合促进的队伍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10-20 09:57:27  浏览:

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在校党委领导和学院党委指导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总要求,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各项工作。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挖掘专业特色,致力在党建与专业建设相融相促上下功夫,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积极探索构建“三抓四促五转化”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党支部凝聚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着力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双带头人”等“关键少数”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教师党员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动能,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把握“三个抓好”,强化战斗堡垒作用

抓好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完善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政治学习制度及自学制度,构建立体式学习架构,推进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支部工作有章可循。

抓好政治引领。坚持以提升师德师风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组织,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通过网络选学、互鉴互学、实践研学等学习方式,组织党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推动发展。

A418F

抓好示范带动。着力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双带头人”等“关键少数”党员作用,以“头雁效应”为突破口,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院发展。

党支部围绕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员工的作用。学院2019年荣获“四川省先进党组织”称号,连续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成功创建学校“党建样板党支部”。学生第三党支部工作案例入选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工作案例成果。

二、落实“四个促进”,提升组织力

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将党的建设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第一线,强化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加强、相互促进。建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示范教学团队2个、示范课程9门。

促进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以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愿奉献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强化教师支委班子建设,选配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委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在高层次人才、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通过内培外引合理配置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近几年,有36人次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促进党建常规工作与创新举措相结合。以压实常规工作为基础,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组织申报学校创新活动项目,寻求党建工作突破口。近几年,支部党员围绕党建工作项目结题、立项8项有一个项目荣获学校一等奖。


DA20F


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支部积极推进主题党日活动与业务深度融合,党支部开展“举旗子、亮身份、做先锋”活动,实施 “五个一工程”:“磨好一门专业课、当好一名导师、帮扶一名学生、指导一次竞赛、做好一项科研”。引领带动师生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谐稳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出专业教师在学生大学四年学业规划中的引领作用建有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2门,出版教材、专著6部。

 

8BDCD

三、实现“五个转化”,增强工作实效

转化成党建工作实效。党支部坚持“融入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主线,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勤奋工作、务实创新、尽责履职。支部获评各种荣誉称号党员占比75%以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2020年西昌火灾中,师生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有筹集医疗物资的“最美女教师”200多名青年学生奔赴抗疫一线勇敢的学生志愿者有为解决学校燃眉之急捐献酒精的可爱学生,有担任志愿者在西昌火灾中的逆行者……

转化成队伍成长实效。教师党员带头“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培育选拔了党性强、业务精、愿奉献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强化教师支委班子建设,选配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委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在高层次人才、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通过内培外引合理配置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支部拥有省部级人才专家、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者等优秀教师教师个人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78人次。

转化成教学科研实效。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名单及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完成省部级、市厅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共计66项;发表论文101篇,其中学生发表论文累计5篇;获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97项,其中学生获得专利10余项主持四川省地方标准2项

转化成社会服务实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近两年,指导计算机CSC学生志愿服务队为全校师生及社区居民累计免费维修电脑300余台。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成果《田径运动会信息管理系统》,顺利完成中国医科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电子科大等全国各地高校、中小学、各级体育局4000多届运动会的信息技术服务工作,获得政府奖励证书。利用专业优势为学校对口扶贫的色达县色柯镇开发“社会管理大数据平台”,数据、数字赋能推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多名学生投身“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基层项目中,前往色达县、康定县等艰苦偏远地区贡献青春力量。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智慧社区”校社共建工作,被中共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双柏社区评为“优秀共筑共建单位”,《党建引领共建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项目在郫筒街道第三届公益创投中获得三等奖。

转化成人才培养实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积极搭建“院国家”学科竞赛平台,不断培育“奔腾不止、生生不息”的学院文化学生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以上立项32项,其中国家级立项5项荣获2019年Unity全球学生开发挑战赛“最佳作品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等,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00余项,其中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90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绝大多数进入企业一线,其中就业于中小型企业占比保持在80%以上,在成都和四川省内工作的占比在65%以上。学生工程素养高、岗位适应性强、专业对口率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受到社会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EAD93

   新征程上,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抓手,聚焦数字四川、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四川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师生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党建和业务相互融合促进的队伍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踔厉奋发, 为全面推进“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和“四川工业的行业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撰稿:王宇曦  审稿:李琦   终审:党建工作办公室

 

成都工业学院宣传部
制作: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