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第一党总支党政办支部共有党员17名,其中校领导2名。党政办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立足部门职能定位,找准机关党建工作发力点和落脚点,秉持“协同协力、做成做优”的工作理念,以“两对一新一融合”支部工作法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效发挥统筹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服务保障等职能作用,不断汇聚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连续五年在学校部门年度考核中党政办获得“优秀”等级,五年来,在学校的评优表彰中,支部党员有1名同志获得“师德标兵”称号,有4名同志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有2名同志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有1名同志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有7名同志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同时,为了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部还设立了2个“党员示范岗”。党政办支部在2021-2022年度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3年4月,通过校级“党建样板党支部”验收。

坚持高标准支部建设,把党建成效直接体现在高质量工作上
一是严格对照“五项指导标准”开展支部工作,确保组织健全、活动经常、队伍过硬、保障到位、作用突出。党支部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议、召开一次党员大会、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书记每年讲1—2次党课。严格坚持组织生活会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支部工作。注重基层党支部的班子建设,着力打造组织制度健全、思想政治合格、作风正派、群众信任、开拓创新的基层党组织。二是开展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定完善党政办公室公文处理流程、用印审批流程、保密文件流转流程、督查督办制度等10余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起了权责明晰、流程规范、运转顺畅的办公室运行机制,实现了办公室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有效衔接,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机关干部队伍。

坚持高水平服务发展,把党建成效直接体现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上
党支部工作开展过程中,找准机关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定位,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学校中心大局工作,从而实现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同向发力、融合促进,通过支部工作促进业务工作提质增效,通过业务工作让支部工作落细落实。党支部书记由部门负责人担任,注重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强化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通过支部活动交流、探讨业务工作,经常在支部活动议程中安排业务交流的内容,如交流督查督办工作流程和制度建设,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文稿写作提升,档案管理规范等。支部还注重团结动员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学校重点工作,几来年,支部全体党员形成合力,积极参与,推动上级和学校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牵头组织完成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民生工作、宜宾校区启用仪式、巡视整改工作、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20周年、建校110周年校庆等一系列重大工作任务,通过承担一系列重要任务和大型活动,锻造了党支部的新生力量,凝聚了团队向心力,塑造了“协同协力”“做成做优”的工作氛围,彰显了百年老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张力,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高标准参谋辅政,把党建成效直接体现在办文办会提质增效上
一是坚持高质量办文办会,始终把办文办会作为办公室的重要任务来抓,做好“三个服务”,努力做到:重点工作发挥作用,重大活动贡献力量,重要文稿体现水平。平均每年办理各类公文2200余件,处理机要文件200余件,撰写学校层面工作报告、领导汇报发言材料等大型综合性材料20余篇,起草学校常委会、校务会等各类会议纪要60余篇,组织全校教师节表彰大会、各方代表迎新春座谈会等各类会议40余场。二是坚持高质量制发重要文件,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今年5月牵头起草发布了《中共成都工业学院委员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全国一流 四川引领”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决定》,《决定》成稿历时5个多月,历经四轮、20余次、近30万字修改,定稿后约1.6万字。《决定》系统谋划了学校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为谱写全面建设“全国一流、四川引领”应用型高校的成工新篇章布好局、起好步。
坚持高水准支部活动,把党建成效直接体现在凝心聚力上
党支部注重进一步创新支部工作路径,发挥支部党员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全体党员参与支部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支部工作活力。一是注重面向基层、面向社会进行支部工作交流和联建。2020年7月,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党支部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并就支部建设工作进行交流;2020年11月,以“勤俭节约,党员先行”为主题,与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同时结对共建,促进师生沟通交流。2022年10月,与人文与设计学院通识教研室结对共建并联合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活动,构建了“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的理念。二是注重深入实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前往郫都先锋村、战旗村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在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追寻长征足迹,重拾入党初心”,赴都江堰“走进乡村看振兴”,到眉山市三苏祠、太和镇永丰村“寻访总书记足迹”,走进广汉三星堆“感受绚烂巴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组织支部党员进行红色观影《1921》《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注重利用新媒体助推线上线下支部建设,在疫情居家办公期间,支部召开线上党员大会,并结合“世界读书日”组织了线上读书分享活动,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提升了支部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

坚持高效率运行保障,把党建成效直接体现在服务师生的实践上
一是做实民生服务工作。学校民生协调联动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从2020年起,学校通过设立“民生工作行动年”“民生工作能力提升年”“民生工作服务基层活动年”“民生工作质量提升年”等工作主题,每年组织立项校级民生实事项目,各部门(单位)对照民生工作责任分工,落实民生工作项目的推进,着力解决师生员工“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完善信访件转办和督办流程,全力做好信访稳控工作,平均每年接收来信来访100余件,均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未发生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突发事件情况。三是健全学校综合值班制度。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安排,定期收集汇总值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及时协调相关单位逐一落实解决。

今后,党政办支部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强化支部党员的政治要求、职责定位、主要任务、工作标准,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三服务”工作能力水平,紧扣学校确定的建设“全国一流、四川引领”应用型高校的目标任务,着力加强统筹协调,着力当好参谋助手,着力确保政令传输安全畅通,着力筑好保密防线,着力做好服务保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在全面推进“全国一流、四川引领”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建设“让党放心、让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
(撰稿:徐程;审稿:杨颜畅、田飒;终审:党建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