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智能制造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谱新篇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智能制造学院构建新时代“三全育人”良好格局。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于2021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于2021入选四川省“‘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并于2023年顺利通过验收;智能制造学院于2021年入选“四川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智能制造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苏睿同志工作室于2021年入选“四川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训单位”,并于2023年顺利通过验收;刘平平教授于2022年获批“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黄晓燕院长2022年被评为“2021年度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个人”。

2021年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


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训单位

四川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二、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成果写华章
智能制造学院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常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突出“内涵、质量、特色”发展,强化教学建设,推进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1.专业建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于2019年获批四川省和国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2021年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023年“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验收获评“优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机械工程专业2020年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智能制造工程和机器人工程为“新工科”专业。
2.课程建设。智能制造学院现建有省级及以上课程16门。
3.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智能制造学院新建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建四川省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一个;完善和新建液压与气动、数控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等实验室。《农业工程机械故障诊断虚拟仿真实验》2019年获批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验教学中心
4.教育教学改革。学院教师主持国家“新工科”教改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协作10项。主持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
5.教师队伍建设。机械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2021年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刘佩森老师获四川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刘婉婷老师获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竞赛特等奖。
6.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考研录取人数屡创新高,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超过5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
三、以学科竞赛为手段,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智能制造学院坚持将学科竞赛融合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课内外相结合。2019—2022年,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6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4项。2014—2018年与2019—2022年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2014—2018年与2019—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

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对比图

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对比
2019以来智能制造学院学科竞赛获奖情况一览(部分)


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季军)

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
四、以产教融合为特色,校企合作走向深入
智能制造学院坚持以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2020年与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立项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2022年与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获批共建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智能制造实习(实训)基地;与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等共建“电子终端产品制造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获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2022年与四川成工富创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共建四川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

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五、以科学研究为重点,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
五年来,智能制造学院坚持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布局凝练学科方向,面向智能装备技术研究、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特种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研究团队获批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研究团队。2019—2022年智能制造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ECI论文、EI论文和CSCD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新立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项,为某企业开发设计了基于航空总线的飞行器控制产品、为某著名药业公司开发了利用机器视觉的药品包装袋在线检测计数系统、为中车开发了利用机器视觉的弹簧在线检测系统、为某企业开发了基于RS422/RS485/RS232的数据通信集成系统等。2023年9月,与某企业签订科研合作项目经费达到300万元,首批经费60万元已到账。

智能装备技术研究团队
智能制造学院先后为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捷普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进行员工培训,为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和四川省电工学会等行业协会举办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工程师培训承担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1+X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职业技能师资培训”等。




六、以文化育人为抓手,助力学生成长和成才
智能制造学院不断丰富文化育人的手段和平台,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院网站、“智造先声”等新媒体,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学院文化墙建设,及时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三下乡、机器人协会进社区和进中小学等活动,创新实践形式,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坚持迎新晚会、毕业晚会、主题班会等活动,优化院风学风,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机器人协会2017年入选全国大学生百强社团候选名单,2021级机电2班101团支部获评四川省“活力团支部”。

老师带领机器人协会在蜀都新邨社区进行机器人的公益活动

“蒲公英”实践小分队成员到广安浓溪镇开展“红色党史进乡村”教育宣讲活动
(来源:智能制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