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成立,目前共有党员22名,其中正式党员15人,预备党员7人。支部委员会由4人组成,架构齐全,分工明确。

2020年,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2023年支部进行拆分,成立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和第二党支部)成为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建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之一。2022年度,支部在学院党支部工作考核优秀。支部书记李邵银同志在2018年、2020年、2023年“两优一先”评选表彰中荣获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23年4月,顺利通过成都工业学院第一批“党建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单位验收。
我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围绕“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工作理念,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建立“一机制两队伍三聚焦四协同”工作法。即建立“学院+书院”的工作机制,通过导师制度融合专业教师和政治辅导员两支队伍,聚焦“铸魂、赋能、践行”,坚持“党支部+”班级协同机制、“党支部+”线上线下创新教育模式、“党支部+”专业技能提升协同发展、“党支部+”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协同育人四协同模式,使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成为团结学生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一“机制”,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
充分发挥人文与设计学院人文、社科及艺术学科专业特色,结合“书院式”模式的实施,将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与书院的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党建工作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学生日常管理、学生社团活动紧密融合,把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引领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强阵地,建设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
“支部建在书院”。通过书院平台,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着力发挥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在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实现支部思想引领、突出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社会实践成果。

两“队伍”,丰富学生党建工作力量。围绕发挥党支部在学生成长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提升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以人文与设计学院人文、社科及艺术学科专业为优势,将专业教师与政治辅导员纳入书院导师队伍,在带领学生开展学生党建及日常管理和社团活动的同时,对学生专业教育进行补充和延伸,引导学生实现追求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与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融合统一。

三“聚焦”,强化学生党员队伍培养
聚焦铸魂,厚植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政治学习常态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忠诚的接班人,激励青年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化为报国行,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聚焦赋能,提升素质能力。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坚持“精神补钙”和“能力提升”双管齐下,注重提升学生党员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和奉献精神。组织各类培训,在学习中积累经验,锤炼“硬本领”,提升素质,塑造党员过硬品格,打造支部过硬素质。
聚焦践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亮身份”“践初心”“强服务”活动,要求学生党员自觉做到“课堂文明行为规范”;负责党员责任岗,联系学生宿舍,接受群众监督,引领群众效仿;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体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活动时,要求学生党员带头参加,在这些日常生活、学习中让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树立典型示范。增强党员服务意识。以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途径,引导党员做好“创先争优 为民服务”。将党员服务群众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争做用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

四协同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才培养实效
以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为核心,同多种教育平台、实践活动协同共建,打通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建工作,切实提高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育人工作生命力。
坚持“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协同机制
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的工作优势。与团支部、班级的协同,凝聚、引领、带动团支部和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切实发挥党建带团建、党建促班建的主要作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班团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实现目标协同,进而推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坚持“党支部+”线上线下创新教育模式
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启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在学院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党建专栏,及时推送思想政治的理论文章和原创网络文章,通过云党课、云知识竞赛、云参观、云分享、云引领等方式,将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转化成互动交流学习的“最大增量”,使党建学习教育从“云端”走入青年的“心里”,开创党建教育模式新局面。
坚持“党支部+”专业技能提升协同发展
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学科专业紧密连接在一起,组织开展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党建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设计大赛、设计作品展、廉洁主题作品征集活动等,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党员在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先进性,积极参与竞赛作品设计、团队合作及交流分享,影响并带动身边同学重视提高专业技能素质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同学们对学科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从而辅助营造良好的党风、学风。
坚持“党支部+”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协同育人
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实现途径。人文与设计学院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及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例如,“翰墨助共建,春联送万福——迎新春送文化下乡活动”“美好乡村我来绘”“爱情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等实践活动,并引导和带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及积极分子等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举办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如“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2020年荣获四川省暑期禁毒防艾活动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在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中,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注重发挥好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从而带动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我支部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学院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纪律性,使党员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我们将推进党建工作与学院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学院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我们还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的廉政教育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院氛围。相信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书院”样板党支部建设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李邵银,审稿:李曦 终审:党建工作办公室)